首页  学院概况  创新创业教育  学生团队  政策指南  项目申报  教务系统  在线预约 

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速递>>正文

三院联动促融合 协同创新育英才 ——创新创业学院 赴志愿服务管理学院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开展跨学科交流活动
2025-03-21 09:13 陈光英 

为深化跨学院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志愿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319日,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志愿服务管理学院院长张俊姝带领全体双创教师,先后前往学校志愿服务管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开展专题交流活动。三方围绕“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协同育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案例分享与交流研讨,共同谋划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第一站:追溯志愿初心 汲取奋进力量

创新创业教师团队首先到达志愿服务管理学院。学院副院长李明丽对教师团队热情接待,并以“传承·创新·使命”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与育人成果。在志愿服务文化展馆内,李明丽以“十年耕耘,十大领域”为脉络,生动阐释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核心内涵。

展馆通过历史影像、实物展陈与案例解读等形式,全面呈现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十大关键领域:从“牢记领袖嘱托,践行初心使命”到“坚持人民至上,服务基层民生”,从“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志愿精神”到“拓展国际视野,传递中国声音”,每一板块都凝聚着学校在志愿服务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李明丽特别提到,在秦和校长的引领下,学校将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构建了“理论教学+社会实践+品牌孵化”的全链条育人模式,打造出“大学生乡村振兴服务队”“社区智慧助老计划”等优秀示范项目。  

张俊姝指出:“志愿服务与创新创业本质相通,都是以实践回应社会需求。志愿服务中的资源整合、团队协作经验,对指导学生设计具有社会价值的创业项目极具启发性。近年来学院一直致力于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向专业化、可持续化转型,希望可以与双创教育形成“公益赋能商业、商业反哺公益”的良性循环”。这一理念引发了双创教师的深度思考。

第二站:聚焦心理赋能 筑牢创新基石

接下来双创交流团队和志愿服务管理学院团队共同走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中心主任孟伟以“心育护航双创,韧性铸就未来”为主题,带领教师们参观了团体心理辅导室、沙盘理疗室、心理咨询室和家庭治疗室等特色功能区。淡雅的装饰风格、智能化情绪调节设备和沉浸式艺术疗愈空间,处处彰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  

在沙盘治疗室,孟伟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沙盘情景模拟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激发创意思维,同时详细分析3位有代表性心里特征的学生心理沙盘案例。孟伟表示“创业者的心理韧性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希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相关课程未来可以为众多创业者提供前置性心理支持。  

张俊姝院长对此深表认同:“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关注技能培养,更要筑牢学生的心理防线。未来我们计划在双创课程中嵌入心理韧性训练模块,帮助学生实现创新有勇气、创业有定力。”

三方共议协同育人 擘画融合发展蓝图

在随后的交流中,三院教师围绕“跨学科资源整合与人才共育”展开了热烈讨论。张俊姝院长提出“三维协同”合作设想:  

可以共同建设跨学科课程,将志愿服务伦理、社会问题洞察、心理危机干预纳入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可以定期举办联合教研活动,共享志愿服务案例库、心理健康数据库与双创项目资源池等。  

张俊姝院长强调:“此次交流不仅是学院间的互动,更是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升华。新时代的双创教育必须突破传统边界,主动融合志愿服务的家国情怀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智慧,培养兼具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心理韧性的新时代青年。”

初审|陈光英

复审|郭洪梅

终审|张俊姝


版权所有:吉林外国语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58号      电话:0431-84565246